锂离子电池电解液分解研究:从实验室到实际应用-z6尊龙app官方网站

2024-07-14 20:06:34发布    浏览67次    信息编号:78844

友情提醒:凡是以各种理由向你收取费用,均有骗子嫌疑,请提高警惕,不要轻易支付。

锂离子电池电解液分解研究:从实验室到实际应用

锂离子电池主要由正极、负极和电解液组成,充放电反应主要发生在固液界面。若无副反应,锂离子电池理论上可以实现无限次循环。但由于常规碳酸盐电解液在正负极表面不稳定,使用过程中电解液会在正负极表面分解,导致电池容量不断下降。

关于电解液在正负极表面的分解反应的研究很多,但大部分实验都是在实验室条件下进行的,以固定的循环体系反复充放电引起电池性能衰减,进而分析电池性能衰减机理。但在实际使用中,锂离子电池的工作状态要复杂得多,例如短时间的急加速、快速充电、长期存放等都是引起电解液分解的重要原因。

为了分析锂离子电池在实际使用过程中电解液的分解机理,德国明斯特大学的jonas(第一作者)和nowak(通讯作者)对5家供应商的锂离子电池在实际使用后进行了详细的分析。

研究中使用的5ah方形锂离子电池是从电动汽车模块上拆下来的,其正极为ncm,负极为石墨。在手套箱中拆开电池,将电解液收集在铝瓶中然后立即冷冻保存,并使用不同的方法进行分析。

实验中的电池主要来自5家供应商,由于所有电池均来自实际使用后的电动汽车,因此电解液的配方只能通过定性或定量分析获得。为了分析锂离子电池电解液的配方,作者采用气相色谱-质谱联用技术对5家厂商的19个电解液样品进行了分析,分析结果如下图所示。从图中可以看出,溶剂作为可以促进稳定sei膜形成的溶剂出现在所有电解液中,含量在19-25%之间,而另外两种线性溶剂emc和dmc也几乎存在于所有电解液类型中,含量分别为20±2%和25±2%。从这里我们可以注意到几乎所有的电解液都是以ec、dmc和emc的三元体系为基础的,而pc溶剂的使用较少,只有在e1样品中才能观察到少量的pc溶剂。

从以上电解液溶剂成分分析可以看出,大部分电解液中都含有dmc、emc等溶剂成分,这两种溶剂在使用过程中会发生酯交换反应,生成结构相似的。这也是为什么我们在大部分电解液中都会发现少量的dec(0.3-1.3%)。但如果我们在电解液中添加负极成膜添加剂,就能有效抑制这种酯交换反应。这也说明这些电解液中至少含有一种电解液成膜添加剂,可以有效降低电解液中的dec含量。

锂离子电池中除了溶剂的分解反应外,电解液中lipf6的分解反应也会发生。一般认为锂盐的分解主要是因为电解液中存在微量水,下图就是lipf6可能发生的分解反应。一般来说,商用锂离子电池电解液中的水含量小于20mg/l,但是这些从电动汽车上拆下来的电池的含水量却远高于这个值(995、643、113和290mg l-1)。lipf6在水的作用下分解产生的产物pof3具有很强的反应性,所以我们只在部分电解液中检测到了pof3的存在,但是在所有的电解液中都检测到了pof3的进一步分解产物dfp。虽然dfp是lipf6的分解产物,但它其实可以帮助形成更稳定的sei膜,从而提高电池的循环性能。 lipf6分解过程中也会有少量的hf生成,hf最终在负极处生成lif,并成为sei膜的一部分。

除了上述分解产物外,lipf6还会与电解液中的溶剂发生反应,生成氟磷酸二甲酯(dmfp)、氟磷酸二乙酯(defp)等分解产物,其毒性与有机磷毒物相似。有机磷毒物可通过皮肤进入人体,这意味着在动力电池拆解和再利用过程中,要特别注意相关人员的防护,避免与电​​解液过度接触。

jonas 首次对锂离子电池实际使用后电解液的分解反应进行了研究。研究表明,电解液中的 lipf6 除了分解成 pof3、hf 等常规化合物外,还会与电解液中的溶剂发生反应,生成类似有机磷毒物的化合物。这些有毒化合物可通过皮肤进入人体,危害人体健康。因此,在锂离子电池拆解和回收过程中需要做好人员防护,避免与电​​解液过度接触。

本文主要参考了以下文献,文章仅用于相关科学著作的介绍与评论,以及课堂教学与科学研究,不得用于商业用途,如有z6尊龙app官方网站的版权问题,请随时与我们联系。

ofeld- cells – a , of power 447(2020) , jonas , , , marco , girod, lü, ko€sters, simon-meyer, , nowak

如需下载论文原文,请在公众号回复“电解液的实际衰减”获取论文原文。

欢迎关注本公众号(微信号搜索“-”)

此账号也已入驻今日头条、百家号、知乎、搜狐号、一点号等多个媒体平台,欢迎洽谈合作,具体合作内容请扫描下方二维码添加工作人员微信进行沟通。

提醒:请联系我时一定说明是从z6尊龙app官方网站上看到的!

网站地图